前不久,我在媒体上看到一则信息。说一位父亲阻止考上大学的女儿上大学。这位父亲算了一笔账:读4年书花8万元,如果打工至少挣8万元,捡垃圾都比读书强。像这样的“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在社会上蔓延,且愈演愈烈,却是不争的事实。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统计,2012年,美国具有本科学位的全职工人的每周薪水,要比只要高中毕业证书的工人高出414美元,每个月要多出1600多美元。而且,有本科学位的人的受雇佣率,也是高中毕业生的两倍。这样的例子,同样适用于中国。因此,读大学,无疑是人生的一个正确选择。当然,现在更大的问题是,应该好好去思考,该如何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
在哈佛大学南面对着的麻省大道上,有一扇门叫戴克斯特大门。门上有两句令我难忘的话,这两句话是由当时的哈佛校长,也是哈佛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艾略特所题。其中一句话写在大门的外面:“踏入此门,增长智慧。”
一所大学是学生可以学着增长智慧、培育信心和成为与众不同之人的地方。这与哈佛的信条一脉相承。这句话,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代表了我对“大学生该如何在大学成长”的理解。
我的想法是,作为一名综合性大学的学生,学习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增长智慧。当然,智慧不是小聪明,也不仅仅是聪明。智慧是一种眼光、一种境界,她既指导也主导着你用什么样的眼光和视角去看待世界,并教会你去努力地读懂人生。成为智慧之人,可能是一个人一辈子所追求的梦想与境界,但这个梦想与境界可以也应该从大学开始。
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阅读。换句话说,“语言文学”的专业与读书有关。甚至可以说,这一专业就是读书的专业。
在当今世界,由于技术时代的极度发达所造成的人们过分关注新知识却缺乏深度思考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警惕。正因为如此,看书与思考,即便在技术发达的西方(特别是美国)社会,依旧是人们获取知识真谛的最重要的途径。
读书与思考,正如飞机的两翼,仅有一个,难以起飞,起飞了也难以维持平衡,无法持久。中国的先贤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即一个人一味读书而不去思考,就不会有主见,所付出的劳动就白费了;而如果一味空想却不去钻研,则不仅一无所得,还可能很危险。换句话说,只有把阅读与思考结合起来,才能获得真知。
在我看来,如果说过去的问题是:学而不思,即喜欢看书,但不喜欢思考,盲目接受一切知识以及相关信息的现象比较严重的话;那么,在学生中,思而不学同样值得引起人们的重视。
我国百岁学者杨绛曾经在给一位中学生的回信中直言不讳地指出:“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请注意,这个中学生是在向她请教自己人生的困惑。由此可见,在杨绛看来,这个学生的问题其实通过看书,是可以获得解决的。对此,我持相同的看法。许多人生的烦恼与问题,通过看书,继而思考,至少可以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答案,或者至少会对自己所遇到的问题有所帮助。
但总体而言,中国的基础教育管理得过于严厉,等到了高等教育阶段,正需要着重提高学生智力水平的时候,对其要求却相对地要松懈得多了。我认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基础阶段特别是小学与初中阶段节奏轻松,高中阶段加大力度,到了大学阶段,才真正是青年努力学习、奋发图强的大好时期。
再举哈佛一例。哈佛有将近100座图书馆。但其中有一个专门针对本科生的图书馆,叫Lamont Library。这个图书馆是哈佛唯一一个每周5天均24小时开门的图书馆。因此,晚上无论多晚,看到有人从这个图书馆走出来,都不必觉得奇怪。由此,还产生了一个词汇,叫Lamonster。 monster是魔鬼的意思,而Lamonster,就是指天天在Lamont图书馆学习,甚至经常半夜才从图书馆出来、像魔鬼一般的学生。
我想说的是,像哈佛大学这样顶尖高校的大学生,还在如此认真甚至拼命地学习。作为中国的大学生,自己应该如何去度过大学生活,确实值得好好地思考。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2013-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