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途上,最关键的要素是人才。人才兴国、人才强国的呼唤震天价响,“钱学森之问”更催促杰出人才多冒些出来。作为响应,教育部陆续出台了“2011计划”、“拔尖创新人才计划”、“卓越工程师计划”、“卓越医生计划”、“卓越法律人才计划”……
人才,人才!由“人”和“才”两字组成,是属性不同的两部分。人通过教育成为人。这前一个“人”是指个体的自然人,后一个“人”是指具有人性、个性和工具性的社会人,大写的“人”。“才”是指致用之材,是物,可以被制成工具的“器”。“人”和“才”属性不同,却统一在“人才”里面,融合无间。这本身就是一件难事。
教育和培养把“育人”和“制器”,亦即“成人”和“成才”双重任务统一起来,解决了这个难题,使人成为既能自由而全面发展,又能造福于社会,有利于人类的人。
然而,“育人”和“制器”毕竟是本质不同的两件事。不仅目标不同,途径和方式也互有差异。
就“成人”来说,追求独立人格,突出主体地位,培植正义的价值信仰和道德操守,传承并扩增知识,发展个性、优势与潜能,强调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关注因材施教,人人成才,口号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而从“成才”来说,要被教育者服从国家需要,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强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希望他们做出非凡业绩,口号是建成“人力资源强国”。
上述两者,看来相互兼容,其差别是细微的,甚至是互有重叠的。但是,如果处置的出发点、落脚点不同,把侧重点颠倒,其结果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甚至南辕北辙。
为什么?我至少可以举出三条理由:
一、人是活的,不是被动的工具。要人发挥工具的服务作用,必先让人有自觉性、积极性,有理想,有兴趣,乐意为之。这种积极性来自人的主体性、独立性,要是都按照你的模子塑造起来,没有了自主性,哪来积极性?
二、人是多样的,世界上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人的个性、志趣、特长、潜能各不相同。如果不遵循因材施教原则,让被教育者做自主选择,而勉强让他按照教育者的意志去接受非他所长的“培养”,势必埋没人才。
三、要发展人的主体性与独立人格,他必然会有批判头脑,凡事问个为什么,论个是非曲直。如果为了维护教育者的利益和尊严,不容质疑,不许批判,创新由何而来?
“立德树人”,“育人为本”一次次写进了“18大报告”和“教育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却难得落实,其源盖出于此。其实,这里还隐含着“以人为本”还是“以才为本”;“以受教育者为本”还是“以教育者为本”的问题。而“成才”易见功效,彰显业绩,“成人”却似乎有点抽象、难以见到近利也是其中一端。
因此,造就“人才”首先要关注“先成人后成才,既重才更重人”的思想。为了落实这层意思,教育和培养应该:
一、使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价值信仰,熔铸为社会、为民族、为人类的诚信、负责和担当精神。
二、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与兴趣,启发他们主动学、自主学的能力;要相信:可用的知识是学生通过消化思索自己构建起来的,娴熟的能力是通过学生亲身实践而自己获得的。
三、教师要能够识别学生的个性、志趣、特长和潜能的差异,学校要提供学生展现和发挥才能的舞台和选择的机会及条件。
四、激发学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盲目从众,不迷信权威,勇于和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总而言之,就是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只要人人成才,人尽其才,国家就必然会英才辈出,遍地开花!这样,何愁“创新型国家”建设不起来!